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213章(3 / 5)
所有人都沉默了。
&esp;&esp;掌教的起居室摆设齐整,纤尘不染。一切都收拾得非常妥帖,就仿佛从来都没有人住过一样。
&esp;&esp;掌教平日里不喜侍从近身,还未继任掌教时常年奔波在外,鲜少返回居所。但自从继任掌教之位后,拂雪道君勤勉不辍,四年来从未离山。宋时来不知道掌教会如何布置自己的居所,但他知道长期驻留的居所绝不应该是如此没有人气的模样。
&esp;&esp;“连这里都……”
&esp;&esp;宋时来来不及分辨身后颤抖的低泣究竟源自于谁,一身黑衣的持剑长老已经越过他朝室内走去。这位年轻的持剑长老在房间内环顾一圈,最后径直向书架走去。
&esp;&esp;若是掌教试图给留下什么线索,书架大概是最显眼的地方。然而,和收拾得规矩齐整的房间一样,起居室书架也打理得十分规整,只有零星几本道门经书与九州山河录摆放其上。除此以外,屋内没有任何私人物品。这间起居室之所以给人一种“毫无人气”的印象也是因为缺乏屋主个人的喜好。这里没有任何属于拂雪道君的痕迹,哪怕说这是供给客人暂住的居所也并不奇怪。
&esp;&esp;湛玄翻阅了书架上的书籍,确认书页崭新且内容没有任何注脚。其他内门弟子也顾不得失礼,在房间四处寻找线索。结果不出意料,众人一无所获。
&esp;&esp;“清辞师妹。”湛玄叹息,他合上书,语气沉沉道,“拜托你了。”
&esp;&esp;“是。”纳兰清辞颔首,她在同门的注视下走至房间正中,闭上眼,以灵识感受四周,“四灵啊,聆听吾之祷言,助我破封迷翳——”
&esp;&esp;纳兰清辞十指交错并拢,微合的掌中浮现出点点明光。四灵的虚影在她身后浮现,随着她口中倾吐出冗长的咒文,掌中汇聚的光也越来越明亮。就在潮水般的光芒即将吞没周遭时,纳兰清辞猛然合掌。一圈光晕以她为中心向四周漾开,在短短数息间涤荡了整座太素山。
&esp;&esp;破封,显明。纳兰清辞念出了最后的短咒,再次睁开眼,眼前的起居室已笼罩在朦胧的光晕中。
&esp;&esp;“果然,自此地伊始,便是小洞天的秘境之内了。”湛玄注视着墙壁上浮现出来的符文,嗓音透着不自觉的喑哑,“修士归寂后用以传承试炼与道统的洞天秘术……即便是分神期修士也要花费数年的功夫,师妹她……”
&esp;&esp;持剑长老的意思是,掌教在数年前便已经开始筹谋规划自己的身后事?宋时来愣怔地注视着墙上的符文,心想,这怎么可能呢?拂雪道君年轻有为是上清界人尽皆知的事,她未及百岁便已身居分神之境,寿数已越千年。她是正道第一仙门的掌门,声势名望无人可比,她强大明智,身边又有这么多的拥护者——
&esp;&esp;纳兰清辞沿着墙壁浮现的纹路划下了符咒。
&esp;&esp;……她究竟,为何会在如此意气风发的年岁里,书定自己的死亡呢?
&esp;&esp;湛然的清光中,隐藏的门扉朝探秘者洞开。
&esp;&esp;“传道秘境”——宋时来曾经在半夏口中听过这个词汇,据说此世大能修士若在飞升前陨落,便会将毕生心血与道统封存在洞天秘境中传授于后人。因为对于大部分修士而言,“道消身殒”中的身陨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道消。道是修士一生所行之路的体现,道犹在,志长存。而若是道统就此消失,也就意味着此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消弭无踪。为了避免这样的祸事,修士会在身死前布下传道秘境,以试炼择捡称心如意的后人,以此将自身道统传承于世。
&esp;&esp;自白玉京降世之后,许多不为人知的无名道统被陆续寻回,宋时来也曾在白玉京内经历过秘境传承。那些先辈留下的秘境都极富特色,有人在其中捏造了一座宏伟的迷宫,有人在其中建立了一处门派,也有人在秘境中留下重重试炼,或是掬一方生前最为眷恋的景色。
&esp;&esp;但无论哪种,光怪陆离与言语难形的壮丽是宋时来对仙界秘境唯一的印象。
&esp;&esp;然而,拂雪道君,第一仙门掌门,当世的正道魁首。她留给人世的传道秘境,竟然只是一间书房。
&esp;&esp;没有宏伟壮丽的山河奇景,没有遍地灵宝的洞天福地,只是一间灯光昏暗的书房。环形墙壁被高至穹顶的书架侵占,密密麻麻的书籍卷轴按序排布其上。而在这被书页填满的房屋中,仅有一张书桌划分出些许的空白。书桌上亮着一盏灯,那一豆的灯光仅能照亮桌椅间的方寸之地。但不知为何,这样昏暗的环境并不令人感到幽森。那一豆灯火注视得久了,反而会让人感到些许静谧温柔的暖。
&esp;&esp;同行的内门弟子画出照明咒,然而符咒成型,却无法在这处秘境中升起一丝的光亮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