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04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惊疑起来,坐在门槛上缝鞋子的时候和旁边磕磕绊绊打凳子的游满闲话。

&esp;&esp;“你说上回咱们在镇上糟坊遇见李岱叔,会不会就是为了菜籽的事?我听陶婶说,之前收菜籽的掌柜来过村里一趟,但是没收就走了,最近也没见再来。”

&esp;&esp;游满斧头一劈,木头断裂成两块,他和屁股底下的凳腿比了比粗细,又在平整的凳面上细细凿出两个方孔来,心不在焉的回答:“不会吧,不是说我们村和那家铺子都好多年的生意了吗,每年都卖给他家,今年中途又没出什么问题,怎么会不收。”

&esp;&esp;饶絮摁着针线穿过厚厚的千层底,“你也说了都好多年的往来了,以前这时候菜籽全都装上车运走了,怎么就今年一直没动静?我看说不准铺子就是看我们只卖给他家,日子久了心思就飘了,或者就是他们找到了更多更好的油菜籽,看不上我们这里。”

&esp;&esp;游满比着方孔怼进去凳子腿,听见这话停了下来,“应该不会吧,难道没签契书吗?”

&esp;&esp;“会不会的,我们在这里说没用,不如去问问村长他们?”

&esp;&esp;游满一想也是,而且自家也还有三四百斤的油菜籽等着卖,都耽误不起,“那你在家里等着,我去问问。”

&esp;&esp;村长李保家。

&esp;&esp;“爹,镇上我都问过了,有一家给的六文,但人家已经不收菜籽了。还有一家给的五文,凑合凑合也还成,但知道我们是从文家铺子换过去的,就摆手不要了。”

&esp;&esp;李岱抓了抓头发满脸苦闷,镇上拢共三四家糟坊,两家都是商户文家开的,另外两家各为其主,要是早些去问还好说,眼下油菜丰收,谁都不愁菜籽,还能像文家一样趁机压价。

&esp;&esp;李保叹了口气,短短几日间苍老许多,他看向后面的李文海,“你和文河去县城问得怎么样?”

&esp;&esp;“县城的糟坊倒是多,我们跑了好几家,两家给的五文,两家给的四文,好容易有几家六文的,但人家只要往年收过农户家的菜籽,我们去问,说不认识人,也没人牵线搭桥,怕菜籽不好,不肯收。”

&esp;&esp;老二李岩急声,“那带些菜籽过去给他们检查不行吗?看过东西自然就知道好坏了。”

&esp;&esp;“我和文河也这么说来着,但掌柜的说菜籽太多,起码几千斤,他们也不能全部都看个遍,就是不肯要。”

&esp;&esp;“难不成真只能卖给文家?要是卖了,明年他们继续按着这个价收,或是再压价,大家伙怎么办?辛辛苦苦四五个月最后只拿到这么点钱,还不如不种油菜。”

&esp;&esp;“老三你别吼,这不是在想办法吗?实在不行,要不我们榨了油直接卖菜油,至少也是八文一两,比现在还挣得多。”

&esp;&esp;“村里现在至少千斤的菜籽,榨出油起码也有百斤,只是卖菜籽糟坊都不收,难不成变成菜籽油他们就收了?如果他们不收,我们就要自己摆摊卖,比起常年稳定的糟坊,谁会愿意来买我们的油?而且谁去卖?马上就要春耕了,春耕过后要忙到秋收,谁有闲工夫整天去集市卖油?”

&esp;&esp;几人争论得厉害,李保听了半天却只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,没一个法子是有用的,菜籽还堆在那里没卖出去,自家人先内讧了。

&esp;&esp;“村长,庄奶奶,在家吗?”

&esp;&esp;李文海闻声转头看出去,“游满怎么来了?爷,我去打发他走?”

&esp;&esp;李岱拦了下,“上回我去镇上的时候遇见游满和絮娘了,说不准他们是猜到了什么,毕竟这两天村子里其他人也来问过。”

&esp;&esp;李保深思熟虑半天,眉间的沟壑成川,无奈摇摇头,“把他喊进来吧,他时不时在集市卖肉,走街串巷认识的人多,说不得就有什么主意。”

&esp;&esp;李文海看他爹和两个叔叔都不反对,哎了声后跑出去,开了门把游满放进来,言简意赅的把当前情形说了遍。

&esp;&esp;游满听得怔愣,没想到真和饶絮猜得八九不离十,他一进屋就和面目沧桑的老村长对视了一眼,随即又看向苦大仇深的李岱三兄弟,连平素最为开朗的李文河也唉声叹气不绝。

&esp;&esp;“你这时候过来做什么?”李保握了握拐杖,“絮娘让你来的?”

&esp;&esp;游满挠头想笑笑缓和气氛,刚咧开嘴又觉得不对劲连忙闭上,“絮娘说菜籽一直没见人来收,怕是出什么岔子了,让我过来瞧瞧。”

&esp;&esp;“刚文海也和你说了,前头那家铺子想压价收咱们的菜籽,我还没应声,但要是再拖下去,一直找不到商户,还不如先卖给他们,来年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