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57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暴利,想分一杯羹。

&esp;&esp;结果俩人就这样尬住了。

&esp;&esp;随后朱元璋接见了曾泰,表示会从内帑拿钱填补国库。

&esp;&esp;果不其然,曾泰再也没有提琉璃之事。

&esp;&esp;而是和朱元璋算了一笔账,今年国库账面亏空六百余万贯,希望陛下能想想办法。

&esp;&esp;朱元璋二话没说,将琉璃的利润全都划给了他。

&esp;&esp;还将修建新都的钱,截留了一百多万贯给国库。

&esp;&esp;如此君臣皆大欢喜。

&esp;&esp;当群臣得知皇帝从内帑出钱填补国库,也纷纷称赞陛下圣明。

&esp;&esp;对于敢问皇帝要钱的曾泰,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。

&esp;&esp;虽然大家都喊他曾老抠,可都打心底里敬佩这位老臣。

&esp;&esp;年底,朱元璋将朱标、朱棡、朱棣和朱橚全部召回京师。

&esp;&esp;先和朱标说了封王之事,朱标自然是支持的。

&esp;&esp;此事对大明对朱家,都是百利而无一害,他没有不支持的理由。

&esp;&esp;然后朱元璋才将朱棡、朱棣和朱橚叫来,将此事告知了他们。

&esp;&esp;对于此事,朱橚非常无所谓。

&esp;&esp;他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医学上,准备给自己混个医仙之类的头衔。

&esp;&esp;至于封王建制,等将来再说吧。

&esp;&esp;要是有多余的土地分给我,那我就将我儿子弄过去管着。

&esp;&esp;要是没多余的地,那我就在大明当个无职无权的藩王呗。

&esp;&esp;朱元璋早就知道这个儿子的秉性,以前只觉得没出息,恨铁不成钢。

&esp;&esp;现在倒觉得挺不错的。

&esp;&esp;朱棡和朱棣就非常兴奋了。

&esp;&esp;本以为这辈子只能当个藩王,没想到竟然有机会建制立国。

&esp;&esp;啥,化外之地苦?

&esp;&esp;和成为真正的王比起来,这点苦算的了什么。

&esp;&esp;秦国被封在西犬丘(天水),当时这里还是犬戎之地。

&esp;&esp;秦国数代先祖,用百年时间才赶走西戎,正式成为那片土地的主人。

&esp;&esp;又数十代人励精图治,才有了一统六国的辉煌霸业。

&esp;&esp;如果秦国先祖嫌苦不肯去,哪还有后面的事情。

&esp;&esp;看着这两个兴奋的儿子,朱元璋很是满意。

&esp;&esp;“但此事暂时还急不来,朝廷要先拿下北元,才有余力支持你们去开疆拓土。”

&esp;&esp;朱棡连忙说道:“爹您放心,我们知道孰轻孰重。”

&esp;&esp;“一定会帮您和大哥,将大明的敌人全部消灭,再去考虑封国之事。”

&esp;&esp;朱棣也说道:“是啊,您现在就算给我一个国家,我也治不好啊,我要学的还多着呢。”

&esp;&esp;朱元璋欣慰的道:“你们明白就好。”

&esp;&esp;“老三你的性子太傲,必须要改一改,否则是没有办法服众的。”

&esp;&esp;“老四你确实要多读书,以前咱只教了你兵法,未教你治国之道。”

&esp;&esp;“以后你要好好学,将这个短板补上。”

&esp;&esp;他之所以这么早将此事告知几个儿子,就是想激起他们的斗志。

&esp;&esp;同时也让这几个儿子,从现在就开始学习治国。

&esp;&esp;免得将来把封国治理的一塌糊涂。

&esp;&esp;第198章 税

&esp;&esp;陈景恪早就见过朱棡和朱棣,可还是第一次以妹夫的身份相见,总觉得有点不习惯。

&esp;&esp;不过朱棡对他倒是很热情。

&esp;&esp;之前就说过,朱棡这个人性情高傲。但一旦获得他的认可,他是很有礼貌的。

&esp;&esp;无疑,陈景恪已经获得了他的认可。

&esp;&esp;朱棣就有点小尴尬了,说起来陈景恪还给他媳妇看过病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