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59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人抱团逼迫皇帝,真的是为了礼法吗?

&esp;&esp;在这种舆论氛围下,整个理学派都意识到情况不妙。

&esp;&esp;但直到现在,他们依然不认为朱元璋要废了理学。

&esp;&esp;只是以为老朱单纯在报复他们。

&esp;&esp;于是,理学派内部顺理成章的开始了大分裂。

&esp;&esp;当初的事儿我们没参与,和我们没关系。

&esp;&esp;我们是被谁谁谁拖下水的,他才是首犯。

&esp;&esp;因为内部分裂,关于孔家案件的审问也开始频繁出现问题。

&esp;&esp;比如同一个人的口供,出现两种论调等等。

&esp;&esp;老朱的态度也开始强硬,质问他们是怎么办案的。

&esp;&esp;然后最新一期的报纸,也将这些疏漏全部都写了出来。

&esp;&esp;但报纸依然再为他们辩护,是民间的非议给了他们压力,才会出现的失误。

&esp;&esp;你们能不能不要在诋毁这些贤良们了。

&esp;&esp;然而,越是如此,怀疑的人就越多。

&esp;&esp;大家都迫切的需要一个真正的答案。

&esp;&esp;还有就是关于孔家的,大家很想知道,孔家到底犯下了多大的罪。

&esp;&esp;传闻中那些类人行为,到底是不是真的。

&esp;&esp;第465章 杀戮,开始了

&esp;&esp;“不是人,简直不是人啊。”

&esp;&esp;“为了二十几亩水田,竟将别人一家十余口全部杀死,连几个月的孩子都不放过。”

&esp;&esp;“畜生,畜生啊。”

&esp;&esp;“是啊,真不敢相信,圣人之家竟然做出如此残忍之事。”

&esp;&esp;“那算啥,你看这个才叫畜生……驾车出门,见到女人就掳上车奸淫……”

&esp;&esp;“这踏马哪是什么圣人之家,畜生都不如啊。”

&esp;&esp;路边茶摊,一群苦力脚夫一边就着茶水吃硬面饼子,一边讨论着。

&esp;&esp;话题自然是闹的最厉害的孔家之事。

&esp;&esp;这件事情的话题性实在太大,再加上报纸接连报道,可以说天下皆知。

&esp;&esp;孔家所犯的恶行,一次又一次挑战了人类下限。

&esp;&esp;尤其是一些年龄大较大,经历过乱世的中老年人,更是被勾起了痛苦的回忆。

&esp;&esp;对孔家生出了恨意。

&esp;&esp;然后他们就通过口述,将这种恨意传递给身边的人。

&esp;&esp;身边发生过的事情,和远方发生的事情,感官上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&esp;&esp;广大百姓的怒火被成功激起。

&esp;&esp;这时,茶摊老板忽然说道:“别说了,别说了,那边来了几个读书人,小心他们拿大家见官。”

&esp;&esp;众人顿时鸦雀无声,都低着头不敢说话。

&esp;&esp;毕竟大家都是底层人,得罪不起那些老爷们。

&esp;&esp;那几个读书人路过摊位的时候,似乎被汗酸味儿给熏到了,都一脸嫌弃的快步走过。

&esp;&esp;这种毫不掩饰的态度,让众人心中更是憋闷的慌,再也没有人说话。

&esp;&esp;过了许久,才有人说道:“不都说,理学派的大老爷们刚正不阿,为民请命吗?”

&esp;&esp;“想来定能严惩孔家,还百姓一个公道。”

&esp;&esp;“理学?呵……”有人发出嘲弄的声音:

&esp;&esp;“刚才那几个都是理学的,就这样的人,指望他们当了官为民做主?”

&esp;&esp;有人附和道:“是啊,孔家那可是读书人的祖师爷,他们怎么可能会秉公办理。”

&esp;&esp;现场又重新热闹了起来,大家开始说一些不知真假的传言。

&esp;&esp;“我邻居家的二舅的小舅子的儿子,就因为说了几句,被读书人拿去见官。”

&esp;&esp;“花了一贯宝钞,又被打了十大板才放出来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