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79章(1 / 3)
&esp;&esp;“捕房可以自行决定,是否对嫌疑人进行传唤。”
&esp;&esp;“把人传唤过来后,一天时间内能查到证据,就去刑部申请逮捕令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查不到任何证据,那就把人放了。”
&esp;&esp;“为了防止他们恶意行使传唤权,还要严格规定不得连续传唤。”
&esp;&esp;“以免他们,随意将无辜百姓长期羁押,勒索钱财。”
&esp;&esp;“拿人的羁押期限,最好也做一个限制。”
&esp;&esp;“防止有人变着花样的,无限期羁押嫌疑人。”
&esp;&esp;老朱不禁连连点头,对这一点他可是太清楚了。
&esp;&esp;不管有没有罪,也不管和案子有没有关系,只要被抓进去家属都得掏钱来赎人。
&esp;&esp;不掏钱,就在大牢里蹲到死。
&esp;&esp;靠着这一招,基层衙役可是赚的盆满钵满。
&esp;&esp;对这一点做出严格规定,不敢说就能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,但肯定会大大改善百姓的处境。
&esp;&esp;“好,景恪这个建议提的好,咱支持。”
&esp;&esp;“那些衙役面对百姓的时候,才是真的恶如虎,必须要好好治治他们。”
&esp;&esp;马娘娘也说道:“如此就相当于给捕房脖子上套了个缰绳,让他们不能再如之前那般随意作恶。”
&esp;&esp;“而且这么一改,大理寺、刑部、捕房,三个关键机构共分了执法权。”
&esp;&esp;“三个机构相互牵制,也能防止任何一家坐大,不错不错。”
&esp;&esp;朱标也点头表示赞同,不过他也指出了一个问题:
&esp;&esp;“捕房归地方衙门管理,这般改相当于削弱了衙门的权力,需防他们从中作梗。”
&esp;&esp;老朱霸道的说道:“从中作梗?哼,不怕死就试试。”
&esp;&esp;朱标有些无奈,很多问题靠杀人是解决不了的,比如眼下这件事情。
&esp;&esp;但谁让人家是爹呢,他也不好反驳。
&esp;&esp;马娘娘却不惯着,没好气的道:“就知道杀杀杀,要是杀人能解决问题,还用得着景恪这么操心?”
&esp;&esp;老朱顿时不敢说话了,只是嘴里嘟囔道:“咱就是随口说说,又不是真的要杀……”
&esp;&esp;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,具体如何拆分重组,又如何协调各部门的利益。
&esp;&esp;到时候把各部门的大佬叫到一起开个会就行了。
&esp;&esp;只要中枢各大佬都点头,下面的人是不敢乱来的。
&esp;&esp;之后几人又详细的聊了一下执法权拆分问题,将大致的框架给确定了下来。
&esp;&esp;老朱高兴的道:“它山之石果然可以攻玉,咱们这不就攻出来一块宝玉吗。”
&esp;&esp;朱标颔首道:“是啊,终于将执法权的大框架给确定下来了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一来,行政、执法、监察三大权力的基本盘就确定了。”
&esp;&esp;“大明的政治制度,也终于要确定下来了。”
&esp;&esp;说到这里,他心中也颇为遗憾。
&esp;&esp;他给自己取的年号为建章,其目的不言而喻。
&esp;&esp;正常来说,这些事情都是他任期该做的。
&esp;&esp;只可惜,一场大病让他提前退位,也导致这些变革晚了好几年才出现。
&esp;&esp;不过还好,这些变革他都参与了,也亲眼见证了大明的制度走向健全。
&esp;&esp;不枉此生。
&esp;&esp;他心思隐藏的很好,没有表露出来,正沉浸在喜悦里的众人都没有察觉。
&esp;&esp;就连最细心的马娘娘都没有看出来,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另外一件事情上面:
&esp;&esp;“现在就剩下立法权还没有确定,景恪你可有什么想法?”
&esp;&esp;第576章 无题
&esp;&esp;听到马娘娘提起立法权,大家下意识的想到了,陈景恪给西方设计的那个议会。
&esp;&esp;但随即就毫不犹豫的否定了这个念头。
&esp;&esp;立法权就是制定规则的权力,是一个群体的最高权力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