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赝太子 第249章(2 / 3)

加入书签

不透,而且现在也成了新科状元,进了官场,倒不好收他进道门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这样的好苗子,错过了,着实可惜!”

&esp;&esp;莫看他已收过两个正式的徒弟,身边得用道童更有着几个。

&esp;&esp;但第一个徒弟之所以会收下,是因为当年形势所迫,不得不收,掺杂了一些政治因素,不够纯粹。

&esp;&esp;第二个徒弟看似是巧合遇到,因此收了,实际上,却也是因为不得不收,当初是为了龙宫的事,后来则是对方因龙宫的事受了挫折,损了气运,与他之间有了因果牵扯,已是扯不开,索性只能一直带在身边教导。

&esp;&esp;真要无所求,只看天资收徒,对刘湛来说,反倒会要求更高一些。

&esp;&esp;起码作为能传衣钵的人,各方面都要在他眼里毫无疑点,免得到时反给道门招进了贼人来。

&esp;&esp;苏子籍天资是够了,可惜欠缺了一点缘法。

&esp;&esp;“至于现在,人家已经是堂堂状元,代理郡丞,尹观派虽大,也招揽不了这样的弟子了。”

&esp;&esp;遗憾的念头一闪而过,刘湛没有再说下去。

&esp;&esp;苏子籍不知就这么一小会的工夫,刘湛竟然想了这么多,甚至起过一瞬想收他为入室弟子的念头,若是知道了,怕就要心情复杂了。

&esp;&esp;他听了刘湛的话,只是点了点首:“原来是这样,做官一心扑在民生上,倒是个好官,也无愧于民了。”

&esp;&esp;刘湛也不在意他是否真的这样想,自己看着祁弘新一行人离开的方向,袖手而立,叹:“可惜的是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府内亏空七十万两,再想做事,也是有心无力。凡是做事,哪样能离开银子?没了银子,他怎么办事?难!”

&esp;&esp;苏子籍故作惊讶:“七十万两?怎么可能亏空这么多?”

&esp;&esp;刘湛倒不介意在苏子籍面前表现出消息灵通的一面,顺安府的事虽然不是每个官都知道,但像他这样的身份,结交的人不少,若要知道,也很容易。

&esp;&esp;所以他直接就回答:“这是笔糊涂帐,说起来,还和皇上十一年前巡游到这里接驾有关,当时就亏空了十一万两。”

&esp;&esp;“以后有的历任知府贪污,有的是最近治水借去,这花销嘛,莫说是七十万两,就是七百万两,想花出去,也有的是办法。”

&esp;&esp;这话说的,却带上了几分嘲讽意味。

&esp;&esp;想必这七十万两之中,被贪污了的那部分绝不会少。

&esp;&esp;“但是,钱被拿出去容易,要讨债却难了。”

&esp;&esp;“贪污的且不说,必然是要不回来了,治水衙门最多今年也只能还十万两,这还是往多了说,再遇到什么事,怕是十万两都没有。”

&esp;&esp;“可这,就苦了后来想办实事的官。”

&esp;&esp;第436章 不罪巨室

&esp;&esp;苏子籍安静听着。

&esp;&esp;而刘湛说完这番话,细看面前少年,这垂眸细听的模样,实在让人觉得安静极了,又含着一种随时能掀起风浪的气质。

&esp;&esp;这样的人,竟出身寒门?

&esp;&esp;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。

&esp;&esp;越是观看苏子籍的气相,刘湛就越觉得一团乱麻扯不出个头绪,暗想:“我还是不学天机之术,看不出底细。”

&esp;&esp;“要是惠道在就好了。”

&esp;&esp;其实天下寒心者很多,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就是,你寒心,我不在乎。

&esp;&esp;只有特殊不可代替的人,才有这感慨。

&esp;&esp;刘湛只能继续着刚才的话题,又说:“你现在代理郡丞,正好管的是府库,虽然亏空的事是前官造成,责任并不在你,但能解决些,也可解燃眉之急。”

&esp;&esp;可这话说完了,刘湛就又摇摇头:“但这事实在是难办,连祁弘新当知府十几年,结交人脉深厚,都没有办法,你也不必强求,只需尽力即可。”

&esp;&esp;苏子籍听了,点了点首,说:“这事说难很难,说容易也很容易。”

&esp;&esp;“哦?怎么说?”刘湛立刻追问。

&esp;&esp;苏子籍摇头:“此事只有个想法,不好提前说了,等办成之日,刘学士自然就知道了。”

&esp;&esp;“也罢。”见苏子籍不肯多说,刘湛也不是在除妖外的事情上喜欢强人所难的人,虽心中好奇,还是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