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可如今有人愿为我们这些低等贱人讨回公道,我们不过叫他一声侠士,又伤了哪门子的天,害了哪门子的理?” &esp;&esp;陆辰的神情凝重了起来。 &esp;&esp;他本就是个极具同理心的青年,听了少女一番陈词,便意识到自己所见实在狭隘。 &esp;&esp;他自出身起至今,一向得天独厚,又怎会明白世道待这些女子本是不公的? &esp;&">
阅读历史 |

第51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“可如今有人愿为我们这些低等贱人讨回公道,我们不过叫他一声侠士,又伤了哪门子的天,害了哪门子的理?”

&esp;&esp;陆辰的神情凝重了起来。

&esp;&esp;他本就是个极具同理心的青年,听了少女一番陈词,便意识到自己所见实在狭隘。

&esp;&esp;他自出身起至今,一向得天独厚,又怎会明白世道待这些女子本是不公的?

&esp;&esp;陆辰立刻朝着少女的方向一揖:“……是在下想当然耳。不知内情,望姑娘原谅。”

&esp;&esp;“但国有国法,若人人都因不平而付诸私刑,天下便要大乱了。因此,在下身为大理寺少卿,绝不认同这凶徒的所作所为。”

&esp;&esp;见他态度诚恳,刚刚还拿十句还嘴一句的少女这回不再说话了。

&esp;&esp;恰逢此时,大理寺的画师也已赶到,陆辰交代了画师和目击人几句,便重新上楼投入了调查之中。

&esp;&esp;少女远远看着他那副心无旁骛的忙碌模样,方才心头的怨怼才终于是散了。

&esp;&esp;

&esp;&esp;房门被敲响时,颜知正在大理寺书房中翻着宋融递交上来的结案文牍。

&esp;&esp;“颜大人!下官有要事禀告!”

&esp;&esp;门外是大理寺少卿之一的陆辰,声音听上去心急如焚。

&esp;&esp;“进来。”

&esp;&esp;陆辰推门而入,手里拿着一张人像,他就像是一路跑着来的,大口喘着粗气:

&esp;&esp;“颜大人,请立刻下令,全城搜查判官凶犯!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”颜知抬头看他,“慢慢说。”

&esp;&esp;陆辰道:“昨日,红袖阁那件命案,有人目击到了判官的相貌!”

&esp;&esp;颜知不敢置信,面上却没有流露分毫。

&esp;&esp;“属下已让画师根据描述,绘出了判官的模样!”陆辰说着,便将画像打开放在颜知的面前。

&esp;&esp;颜知看了看画中人既陌生又妖异的长相,沉默了几秒。

&esp;&esp;他半天才缓缓开口:“目击之人是谁?可靠吗?”

&esp;&esp;“绝对可靠。”陆辰道,“目击者是红袖阁的杂役,他亲眼看见判官和受害人一起进了房间。”

&esp;&esp;颜知梳理了一下前因后果,然后问:“……那人真的看清了长相吗?”

&esp;&esp;昨日赵珩买的两顶帷帽所带皂纱有半人身那么长。

&esp;&esp;颜知本来还担心薄薄的一层纱无法完全遮挡面部,但如今看来,这担心完全是多余的。

&esp;&esp;龟公竟然会将两人之一错认成曾经频繁光顾的秦衷,也难怪这指认画像画的驴唇不对马嘴。

&esp;&esp;在凶案调查中,有些人会编造未曾看见的东西来,只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。

&esp;&esp;这种事颜知见得太多了。

&esp;&esp;看着陆辰欢欣雀跃的模样,他有些不忍责备:“兹事体大,还是再调查仔细一些吧。”

&esp;&esp;陆辰虽心急,骨子里却仍是个谦逊的青年,见颜知不允也未恼火,只是立刻请教:“颜大人是觉得哪里不妥吗?”

&esp;&esp;颜知点点头,淡淡道:“判官一向行事谨慎,突然如此轻易便在人前暴露面容,听上去很蹊跷。”

&esp;&esp;“……”陆辰一怔,“下官果真是……糊涂了。”

&esp;&esp;是啊,自己真是被高兴冲昏了头了,怎么竟忘了这么浅显的道理。

&esp;&esp;“你可去将那杂役提到大理寺来,进了衙门,嘴里就有实话了。”颜知提点道。

&esp;&esp;比起宋融,陆辰这个初入朝堂的年轻人实在是头脑一根筋,却胜在谦逊、好学,有自知之明,且知错能改。

&esp;&esp;颜知虽明面上不曾表现出来,心里,却还是对这年轻人抱着很高期望的。

&esp;&esp;第44章 上书进谏

&esp;&esp;颜知问:“陆少卿,此案的原委,你可调查清楚了?”

&esp;&esp;陆辰回想了一下,道:“实不相瞒,下官并未调查,只是稍微耳闻了一些因缘。”

&esp;&esp;然后,他便将方才红袖阁那位少女的话如数的转述了一遍。

&esp;&esp;颜知又问:“少卿怎么想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