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薛六娘垂下眼眸,沉默不语。 &esp;&esp;薛老夫人以为薛六娘听进耳中了,脾气顿时缓和了一些,张口道:“我们在白云寺待了几日,也该回去了。遇到郡主一事,你们别张扬。” &esp;&esp;薛六娘薛七郎一同应是。 &esp;&esp;…… &esp;&esp;“郡主今日实在威风霸气!”县衙后院里,陈瑾瑜眉开眼笑:“薛老夫人当时气得脸都要">
阅读历史 |

第263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&esp;&esp;薛六娘垂下眼眸,沉默不语。

&esp;&esp;薛老夫人以为薛六娘听进耳中了,脾气顿时缓和了一些,张口道:“我们在白云寺待了几日,也该回去了。遇到郡主一事,你们别张扬。”

&esp;&esp;薛六娘薛七郎一同应是。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“郡主今日实在威风霸气!”县衙后院里,陈瑾瑜眉开眼笑:“薛老夫人当时气得脸都要青了,还得硬生生憋着忍着,真是痛快解气。”

&esp;&esp;姜韶华笑着瞥陈瑾瑜一眼:“可惜了。今日我本来是要提一提你兄长的,后来倒是不便张口了。”

&esp;&esp;陈瑾瑜的主意也变得快:“还是算了吧!薛老夫人眼高于顶,对我都这般刻薄,只怕会嫌弃陈家门第,挑剔我大哥没考中举人。便是提了亲事,十之八九也不成。”

&esp;&esp;姜韶华笑了一笑:“事在人为。薛老夫人这边不便张口,等日后见了薛刺史,再提也无妨。”

&esp;&esp;陈瑾瑜感动不已:“郡主对我们兄妹实在太好了。我这辈子,都要为郡主当差做事。还有我大哥,等他考了功名,就让他为南阳郡做牛做马。”

&esp;&esp;姜韶华被逗得莞尔一笑:“那我岂不是大赚特赚了。”

&esp;&esp;嗷嗷嗷~

&esp;&esp;熟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。姜韶华和陈瑾瑜一同转头,一只成年猫大小的花斑幼兽映入眼帘。

&esp;&esp;正是幼虎小花。

&esp;&esp;这两个多月来,小花长大了一些。也不再吃奶了,开始喂些鲜肉。

&esp;&esp;“小花,过来。”姜韶华笑着招手。小花又是嗷嗷两声,猛地蹿进姜韶华怀中。

&esp;&esp;陈瑾瑜羡慕不已。

&esp;&esp;小花这一冲之力,也只有郡主能轻轻松松地接进怀中。她就不成了,只能趁着小花伏在郡主怀里的时候,伸手摸一摸小花的皮毛。

&esp;&esp;“启禀郡主,陈长史令人送信来了。”马耀宗站在门口禀报。

&esp;&esp;姜韶华略一点头,示意马舍人进来细说。马耀宗这才迈步进来,将手中的信呈上。

&esp;&esp;姜韶华接了信,顺手将小花给了陈瑾瑜。

&esp;&esp;看完信,姜韶华眉头皱了起来。

&esp;&esp;“郡主,王府出什么事了?”陈瑾瑜的心不由自主地提到了半空。

&esp;&esp;郡主素来有城府,喜怒不形于色。像这般皱眉动容,定然出了大事。

&esp;&esp;“定州幽州平州诸多郡县都给朝廷上了奏折,几个月来干旱无雨,今年定然欠收。奏请朝廷减免税赋,拨粮赈济。”

&esp;&esp;“朝廷里为这些奏折吵得不可开交。”

&esp;&esp;“王丞相一方不同意奏折所请。郑太后一党,主张减免所有税赋。两派党羽,各执一词,都快吵成一锅粥了。”

&esp;&esp;说到这儿,姜韶华忍不住叹了口气:“陈长史让人送信来,是在提醒我,早些做出应对。”

&esp;&esp;马耀宗对朝廷之事没那么熟悉。陈瑾瑜被陈长史教导多年,敏锐得多,立刻接过话茬:“陈长史是建议郡主写奏折表明态度?”

&esp;&esp;“是,”姜韶华缓缓道:“从献新式辕犁给太后开始,我们南阳郡就站在了太后这一边。后来左真一事,也是太后出力。我还献了金佛去景阳宫。在众人眼里,我姜韶华,早已是太后一党了。”

&esp;&esp;官场里,左右逢迎就是墙头草。姜韶华从一开始就选了郑太后这一边,在党争上升到如此高度的时候,必须要做出政治表态。

&esp;&esp;退一步说,就是从本心而言,她也支持减免税赋。

&esp;&esp;陈瑾瑜思忖片刻,低声道:“臣懂郡主的意思了。臣这就去写奏折。”

&esp;&esp;写公文写奏折这等事,都是由臣子动笔,郡主看后修改一二,亲自抄录一遍,盖上王府印便可。

&esp;&esp;姜韶华略一点头:“奏折你来写,我要写一封信给太后。”

&esp;&esp;马耀宗插不上嘴,就默默去铺纸研墨。

&esp;&esp;卢舍人知道此事后,匆匆赶来。

&esp;&esp;郡主凝神提笔写信,陈舍人提笔写奏折,马舍人研墨,这一幕很是和谐。卢琮不想被晾在一旁,厚着脸皮上前:“臣以前做过六年郡守,对写给朝廷的奏折也算有些心得。不知可否为郡主效力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