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第150章(4 / 5)
不算有太大的难度。
&esp;&esp;材料研发,本就是她的拿手板块。不过,她这次是尝试以带学生的状态,对团队的研究,进行启发。所以,吴桐虽然已经有了清晰的正确方向,但是,却没有直接托盘相告,而是给团队成员进行定向的指导提示,让他们继续补充实验研究。
&esp;&esp;吴桐的从容不迫,出于头脑风暴,开动大脑,奋力思考中的研究团队可能没太大感觉,或者说,吴桐就是他们心中的神,吴桐目前胸有成竹的状态,对他们来说,才是正常的。
&esp;&esp;但是,一旁以旁观角度的成老,却是看得很明,他含笑看着吴桐,在适应着为人师表和团队领导者的身份,以高屋建瓴的高度,去点拨着团队成员的研发。
&esp;&esp;“带团队和带学生的感觉怎么样?”成老轻声以耳语的声音,笑问吴桐。
&esp;&esp;“和自己做研究实验,是完全不同的感觉!”吴桐压低声音含笑回答,她自己做研究,只管大刀阔斧,直奔着正确方向,不断的推平前方的困难关隘,勇往直前直奔研发成功的结果去就是了。
&esp;&esp;但是,指点团队,就是带人登山,还要给他们规划好仔细路径,注意着他们不要走歪了,随时在他们要出界的时候,将他们导引回正确方向“深感责任重大!”
&esp;&esp;这会儿,吴桐很能体会她之前的老师们,对她的心情了。怕她走歪,苦口婆心,战战兢兢,“老师,您刚带我的时候,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感觉?”
&esp;&esp;“肯定不能例外!”成老想想自己当年的心情,比现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!
&esp;&esp;毕竟,吴桐的资质,可是比这群小家伙们要超群太多,他当时,骄傲自豪自己有了个天资超群的幼徒,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,生怕又一丝一毫的差错,将吴桐引入歧途了!
&esp;&esp;但是他那会儿虽然有压力,但是吴桐出色呀,几乎都不用他怎么费力指导,水平就蹭蹭蹭的飞升,让吴桐现在来指点这些小家伙们,还真的是有得磨吴桐的耐心。毕竟,不能指望这些人和她一样,一点就透!
&esp;&esp;这些家伙,还真的是幸运,能够得了吴桐的耐心!他们应该庆幸,遇到的是吴桐。不是所有天才,都有这份博众引导的耐心,多数的天才,都是桀骜不驯更多,耐心指点他人,对他们来说,都是难以具备的品质。
&esp;&esp;很多时候,出众的天才,往往并不适合为人师表。吴桐能够不以自己的理解力要求这些家伙,实在是这些小朋友们的幸运!
&esp;&esp;“辛苦老师一直为我费心!”吴桐笑得不好意思,开始为人师表,吴桐逐渐能够感同身受,也就对自己的师长们,更加的心存感激,感谢他们,不曾嫌弃她的任性,她的不羁,给了她最宠粉的信任和支持,也给了她最好的包容和理解,让她能够自由发挥所能,自由无拘束的成长。
&esp;&esp;可以说,她能有如今的成就,与师长们倾力支持,是脱不开关系的!
&esp;&esp;“能遇到你,也是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幸运!”成老笑得开怀,他手快一步,机缘巧合,厚颜受一声吴桐的老师,已经可以列为此生最骄傲的事情之一,也是他此生最幸运的事情。
&esp;&esp;“关于锂负极材料,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明确研发思路?”从容不迫的底气,来源于绝对认知的自信,所以,成老不免有这个猜测。
&esp;&esp;“大致思路已经有了,团队里的路子没有走歪,慢慢实验,我尽量放在元旦前搞定!”她会适度调整好带队速度,尽快搞定这个小课题。
&esp;&esp;然后,腾出来全部精力,去投入可控核聚变这个宏大的项目里。
&esp;&esp;第383章
&esp;&esp;成型
&esp;&esp;有吴桐坐镇,以正确脉络指引方向,关于新能源电池锂负极材料的研发,进度肉眼可见的喜人。经过不断的实验,推论,调整,最终研究团队在陶然和阮成旭的主理下,将目光放在了c2h6osi,二甲基硅油之上。
&esp;&esp;这是一种在药品、日化用品、食品、建筑等各领域均有应用高分子聚合物,在吴桐引导下,研究团队发现,当二甲基硅油在特殊合成手段处理下,再以旋涂的手法,在充满氮气的手套箱内进行操作,形成镀膜后,会对锂枝晶穿梭效应,起到有效压制作用,从而使锂负极材料,真正的发挥优秀性能。
&esp;&esp;二甲基硅油外观,无色透明的挥发性液体至极高黏度的液体或硅胶,无味,透明度高,具有耐热性、耐寒性、黏度随温度变化小、防水性、表面张力小、具有导热性,导热系数为0134-0159w/(k),透光性为透光率100,二甲基硅油无毒无味,具有生理惰性、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