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20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里正叔,怎么一大早来我家?”

叶青竹边让人进屋暖和边问。

“别提了,还不是昨天胡家和范家闹的。太晚了没回家,在老万那住了一宿。”

“里正叔一大早过来,是有事儿吧?”

“啊,听说你家捡了一只傻狍子,还活着呢吧?”

雅儿跟福禄喂的次数多,小姑娘欢快道:

“叔,那狍子可有灵性了,活的好好的呢。”

熊初默:“挺好,大竹,出个价,叔馋肉了。”

叶青竹没如何,雅儿的扫把砸了脚。

“啊?!吃、吃肉啊?”

“你个小丫头懂什么?有银子,买点啥不好?要不是老万懒得进山,我还不来你家踅摸呢。”

雅儿耷拉着脑袋,默默出去帮盼儿烧火做饭。

叶青竹没卖过狍子,也不好现在跑一趟万家麻烦人。

“叔,狍子拴在兔子房那边了,你看看大小给个价就行。”

两人钻进兔子房,熊初默得驼背勾着头才行。

凿冰捞鱼

狍子嘴里磨着干草,一双眼睛湿漉漉看着来人。叶家的人眼熟,陌生人也不害怕。

熊初默上手摸了摸,预计着能出多少肉。

一两银子,傻狍子被里正拉走了。

雅儿站在堂屋门口眼泪汪汪看着远去的傻狍子,想想它要被剥皮放血,心里是不舍的。

但是大哥回来时亮出的银子,让小姑娘心情又好起来。

再碰见来串门的狍子,她可就不客气了哟。

万长久刚跟新回来的爹腻乎一宿,憋不住又跑叶家来叫人出门。

这小子还记着当初说要带他们去河边溜冰,还要选个地方凿鱼。

叶家一直忙于生计,虽然叶青竹去县城送货的时候走过冰面,但此时还是无限好奇。

半透的冰层下,还能分辨出水草和石头,甚至游动缓慢的小鱼也能看见。

冰层中间有些地方冻着一串串气泡,一层冰,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。

万长久不只是带了他们,还有平日村里的几个孩子。

凿冰搞小鱼这种事,别说小孩子们热衷,就连村里的大人也很期盼。

家中该准备的都差不多了,留了女人在家做家务活,村里的汉子们也围在河边商量着从哪里下手。

凿冰可不是比谁力气大的时候,而是要选好一个点,凿了冰洞得有鱼才行。

经验老道的汉子们已经有选好地方下手的,这群孩子则是远离他们,一直向上游走。

冰冻严实的河面,一般位置的冰层也有一尺来厚,想要凿穿一个洞,凭借一个孩子的力量肯定不够。

当初说这话的时候,万长久还存了显摆的心思。

如今呐,可算了吧。只要定点,剩下的交给他二姐就行了。

用来凿冰的是一根铁钎,这东西村里就万家有,别人家用的不是铁镐就是什么别的硬家伙。

河底的鱼长时间没有新鲜的气流,等冰面上出现孔洞,再用绑了长杆的渔网在洞里用力的搅动。

随着新鲜空气的涌入,还有河水的旋转流动,很快就能吸引大大小小的河鱼过来。

但是捞鱼,不是菱角的强项。

鱼儿虽然就在洞口附近,如果直接下网子捞,基本就是白费力气。

大湾村的孩子们从小见识大人们捞鱼,多少有点照葫芦画瓢的经验。

不过要是深究,问他们为何如此,那肯定是没一个能回答得出来。

只是知道下网子在洞里搅,怎么能捞到更多的鱼,凭借的是运气。

孩子们子在上游,虽然抢占了好资源。

但是下游距离村子更近的大人们也不会生气。他们是对自己的经验有把握,上头的鱼早晚都要游下来,进入他们的木桶。

福禄刚开始也是站着观看的,村里的几个孩子轮流上阵,只不过收获确实不咋地。

有网到鱼的,要么太小,要么太少。

远远比不上下游汉子们的欢呼声和产量。

后来福禄干脆趴在冰面上观察,寒气几乎是钻入五脏六腑又蔓延到四肢。

叶青竹担心他生病,想要把人拎起来。

大家都看着,小孩子也要面子的嘛。收起蠢蠢欲动的手背在身后,清了清嗓子出声。

“六子,看一会儿就行了,过年要是生病可没地方请郎中。”

听说燕州这地方,正月看病兆头不好。所以生病了也都是忍着。

福禄嗯了一声,不过并未起身,反而眉头紧锁,像是思考着什么。

伸到冰洞里的渔网不断换人搅着,就是鱼儿不多。

喷溅出来的水难免弄到福禄脸上,在叶青竹快要忍不住上脚踹的时候,福禄从冰面上爬起来。

“存根,把渔网给我试试。”

想要尽兴是不可能的,小孩子们精明着呢,年前年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